公园的绿树、花丛和小动物成为了我们躲藏和寻找的好地方。老师担任第一个“追求者”,其他同学都是“躲藏者”。目的是藏好,让对方找不到。相比较“藏”的过程,孩子能够坚持找的时间明显比坚持不出声的藏的时间要长得多。这也是为了让孩子尽快找到你,并且对孩子来说,藏真的不是目的。
如何看图写一篇捉迷藏的游戏作文
看图写作捉迷藏的写作思路,从图中的场景、人物和细节入手进行描述。
首先,观察图中的场景。描述公园或学校的环境,可以描绘出草坪、花丛、树木等元素。这些背景可以提供一个躲藏和追逐的场所。
接下来,描述人物。图中可能有追求者和躲藏者,可以用形容词描述他们的表情、动作和姿势。例如,追求者可以用紧张的表情、快速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决心和激动;而躲藏者可以用小心翼翼的动作、躲藏在角落里的姿势来展示他们的谨慎和兴奋。
然后,描述细节。可以观察图中的细节,描绘一些让人感觉到场景的元素。比如,阳光洒在草地上,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追求者匆匆忙忙地四处搜寻,躲藏者悄悄地藏在树后等等。这些细节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感和真实感。
最后,可以结合图中的场景、人物和细节,展开描述和叙述。可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,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捉迷藏的乐趣和紧张刺激。
下面分享三篇范文:
写作文一:捉迷藏
今天,我和小伙伴们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——捉迷藏。
我们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,准备开始游戏了。
首先,我们决定由我来当第一个“迷藏者”。我把眼睛闭上,大家都跑到了不同的地方躲起来。等我数到十,我就可以开始找他们了。
我仔细地找遍了每一个角落,却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小伙伴。我想:“他们一定躲得很好!”于是,我又继续找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。
终于,在一个草丛后面,我找到了一个小伙伴。我高兴地喊道:“我找到你了!”接着,我们交换了角色,他成为了新的“迷藏者”,而我则和其他小伙伴躲起来。
这样,我们轮流进行了几轮下棋捉迷藏的游戏,每一次都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和惊喜。我们不仅锻炼了眼力和观察力,还增进了友谊和团队合作。
这一天,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充实的下午,我真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呢!
写作文二:公园里的捉迷藏
今天,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公园,我们在那里玩了一个好玩的游戏——捉迷藏。
我们找了一个草坪,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成为了“追求者”和“躲藏者”。爸爸妈妈先闭上眼睛,我和他们开始找地方躲藏起来。等他们数到十,就可以开始找我们了。
我找了一个树旁边,蹲在那里不动一下。爸爸找了好一会,终于发现了我,笑着说:“找到你啦!”然后,我和爸爸互换了角色。
这次轮到我来找妈妈。我小心翼翼地搜寻着,想要尽快找到妈妈。最后,在一个花丛后面,我发现了妈妈,高兴地喊道:“妈妈,我找到你了!”我们互相拥抱,好开心。
我们玩了好几轮的捉迷藏,每一次都充满了欢声笑语。公园的绿树、花丛和小动物成为了我们躲藏和寻找的好地方。通过这个游戏,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,还增加了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互动和默契。
这是一个美好的周末午后,捉迷藏游戏给了我快乐和美好的记忆。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时候和家人一起玩这个有意思的游戏。
写作文三:学校里的捉迷藏
今天在学校,我们班同学一起玩了捉迷藏游戏,真是太有趣了!
我们把教室区域划分成“追求者区域”和“躲藏者区域”。老师担任第一个“追求者”,其他同学都是“躲藏者”。老师闭上眼睛数到十,我们就可以开始找地方躲藏了。
我和我的好友躲进了一个教室角落里。我们蹲在桌子底下,尽量不发出声音。我看见其他同学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藏身之处,真是五花八门,有的躲在书柜后面,有的藏在课桌下面,还有的躲在柜子里。
等老师数完数,她开始寻找我们。她走近了,我们屏住呼吸,生怕被发现。忽然,老师经过我们身边时,我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音,老师立刻发现了我,笑着说:“小家伙,你被我找到了!”于是,我就成了新的“追求者”。
轮到我来找同学们了,我小心翼翼地搜寻着每一个角落。有时候会有同学藏得很隐秘,让我费了好大劲才找到。但是无论怎样,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。
通过这个游戏,我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,还增进了友谊和合作精神。这个捉迷藏游戏给了我们一个愉快的课间时光,也让我们更加喜欢学校的生活。
这次的捉迷藏游戏让我收获了快乐和友谊,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同学一起玩这个有趣的游戏。
你会与三岁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吗?
与三岁左右的孩子玩抓迷藏还真是有趣——你会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。三岁的孩子已经喜欢玩,并且会玩捉迷藏的游戏。捉迷藏游戏是可以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的,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的最好的亲子游戏,可以娱乐身心,增进感情,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。
但要与孩子玩得开心,你还得了解下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怎样玩捉迷藏游戏的——绝对与大孩子或者成人不一样。
第一,他们会主动暴露自己。对成人来说,找与藏都是一种乐趣,更喜欢藏着被找。目的是藏好,让对方找不到。所以如非必需(对方实在找不着),是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。但对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,似乎捉迷藏的乐趣不是好好地藏,让对方找不到(结果),而是这个游戏中藏与找的过程——藏得好不好,会不会被发现不是孩子关心的。相反,她反而希望你能快速地找到她。如果你久了找不到,或故意找不到她,或者还没有开始找,她就要自我暴露,比如故意发出声音告诉你她在哪里,或者直接说:“我在这里”,甚至自己走出来,走到你背后,发出欢快的叫声,同时自己无比高兴。大一点的孩子或成人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,他们知道,绝对不能发出声音,绝对不能被找到——这才是游戏的规则。如果每次要数到十才开始找,那你得快快地数,如果数慢了,孩子就自己出来了。
第二,对于藏与找二者的分界的认识,不是那么精确,有时候是模糊的。即使你和孩子是轮着一个藏一个找的,但有时,你还没有开始找,孩子就出来找你了。或者你还没有藏好,孩子就开始找了。这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规则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。
第三,如果你故意问孩子:“藏好了吗?”,孩子一定会回答你“藏好了”或者“还没有”。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是会暴露自己的藏身之地的——孩子似乎根本不关心这一点。
第四,孩子对“找”这个过程更感兴趣。相比较“藏”的过程,孩子能够坚持找的时间明显比坚持不出声的藏的时间要长得多。记得有一次,她找我的时间至少延续了三分钟,最后实在找不到了,才问:“你在哪里呀?”我发出声音提醒后,孩子继续沿着听到声音位置找过来。但,对于藏却一直没有坚持过十秒就自己把自己暴露了!这说明与三岁左右的孩子玩抓迷藏游戏,不必讲究太模式化的规则!也说明三岁左右的孩子对游戏规则感受和坚守是比较松散的!对规则的意识还不太强!
第五,他们会根据经验,到之前发现你的地方去找你。但如果你换了个地方——可能就在原来地方的隔壁,比如房间的卫生间门后,那孩子可能就不容易找到了。她可能会在房间里转悠几圈,你藏过的地方都看看,但就是不会想到进卫生间的门后看看。但如果她找过一回了,下次更倾向于首先找你之前藏过的地方。
所以与三岁左右的孩子玩抓迷藏一定要记住四点:
一是让孩子能尽快地找到你,这让孩子感到快乐而有成就感。
二是,你找的时候,可以适当地故意表现出找不着她或他,让孩子自己暴露自己,这也能让孩子感到很快乐,但你不能每次都找不到他或她。
三是选择的藏身之地不要太多或变化太频繁。这也是为了让孩子尽快找到你,并且对孩子来说,藏真的不是目的。如果孩子总是不容易找到你,这个游戏对她来说就没有乐趣了!
第四,最重要的是,任何时候,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时,请倾注你全身心的游戏精神。你的敷衍孩子会感受得到。
了解三岁左右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的特点及记住以上四点后,在保证游戏趣味的同时,你就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了——千万别被规则束缚,而使游戏失去了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