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墙是指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西墙,也称为犹太教圣殿的西墙或忧郁墙。根据犹太教的传统,这面墙是圣殿的唯一幸存物。历史上,这面墙被犹太人视为圣地,成为他们的信仰中心。在公元70年,罗马帝国将犹太圣殿摧毁后,这面墙成为犹太人的离散和苦难的象征。因此,它也被称为哭墙。哭墙也成了中东冲突中的一个争议焦点之一。这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和抗议。关于耶路撒冷的统治权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。
哭墙(Crying Wall)是指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西墙,也称为犹太教圣殿的西墙或忧郁墙(Wall of Lamentations)。这面长约488米的墙壁是第二圣殿时期(公元前516年至公元70年)所修建圣殿的一部分。根据犹太教的传统,这面墙是圣殿的唯一幸存物。
历史上,这面墙被犹太人视为圣地,成为他们的信仰中心。在公元70年,罗马帝国将犹太圣殿摧毁后,这面墙成为犹太人的离散和苦难的象征。因此,它也被称为哭墙。
自那时以来,犹太人将哭墙覆盖着牌坊与阶梯,每年有数万犹太人及游客来到哭墙,祈祷、留言、塞入祈祷纸条和倾诉心声。
哭墙也成了中东冲突中的一个争议焦点之一。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(六日战争)中,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的东部地区,包括圣殿山和哭墙。这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和抗议。关于耶路撒冷的统治权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。